2021年3月15日晚7点整,第八十九期区域经济论坛在育才楼207举行。在本次区经论坛中,研究生二年级的尹诗杰和李璐同学为大家主讲了本期学习的论文,任建辉老师以及研究生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全体同学参加了此次论坛。
首先,尹诗杰同学对发表在《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上的《Population density and urban air quality》一文进行了剖析。期刊主要讲诉了,作者使用来自德国的面板数据分析人口密度对城市空气污染(氮氧化物、颗粒物、臭氧和不良空气质量综合指数[AQI]的影响。为了解决未观察到的异质性和遗漏的变量,使用历史人口和土壤质量作为工具,给出了长差/固定效应估计和工具变量估计。根据的首选估算,研究发现NO2的浓度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弹性为0.25,颗粒物的弹性为0.08。O3浓度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其弹性为−0.14。空气质量指数随密度增大而增大,弹性系数在0.11 ~ 0.13之间。同时文章还提供了各种稳健性检验。总体而言,较高的人口密度会恶化当地的空气质量。
接下来,由李璐同学分享了发表在中国工业经济上的一文《地方环境政策创新的扩散模式与实施效果-基于河长制政策扩散的微观实证》。文章表明,地方环境政策创新可以为丰富国家环境政策工具箱提供重要的实验与案例。然而,在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的双重压力下,一项创新的地方环境政策可能在不同地区产生差异化的政策效果。因此,为促进地方环境政策创新的有效扩散与推广,需对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实证评估:环境政策效果的可复制性、不同政策扩散模式下的政策效果特征、不同扩散模式下的规制对象差异。为此,本文利用河长制政策在长三角地区的扩散对上述三个问题进行实证评估,并采用中国工业企业环境统计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微观数据,设计双重差分模型进行效应识别。研究结果发现:①在政策扩散过程中,河长制的污染治理效果在由上级政府主导推广的“向上扩散”地区得到了成功复制,但在地方政府主动模仿的“平行扩散”地区并不明显。②河长制在“向上扩散”地区和在“自发首创”地区类似,主要通过降低企业产出而非增强废水处理能力来实现减排效果;但在“平行扩散”地区既不会降低企业产出,也不能产生减排效应。③河长制在“平行扩散”地区对不同规制对象的异质性效果更明显,显著降低了大企业的水污染排放,对排放规模大的行业规制略松,并能增加其产出从而补偿一部分政策带来的经济损失。
通过此次的论文分享,同学们对工具变量和河长制政策有所了解,其次对于如何进行稳健性检验,地方环境政策创新的扩散模式与实施效果的关系,同学们提出了很多自己的观点,充实了我们的知识。